政府好帮手  企业好参谋

卓越的贸易业态创新团队 | 优秀的国际贸易合规专家 | 遥遥领先的AEO咨询团队
您的位置:
天地纵横涉外政策每日速递(2015.06.12)

 

目    录

行业动态

1、互联网+时代:生鲜电商和餐饮O2O正改变着传统饮食文化

2、墨西哥将就高铁撤标赔130万美元中铁建尚未回复

3、“世界加工厂”面临搬迁孟印两国期待“中国设计”

4、日元贬值冲击波发威新西兰韩国同日降息

5、中印共商构建孟中印缅旅游圈7月对华实施电子签证

6、李毅中:“互联网+”首先是“+制造业”


行业动态

1、互联网+时代:生鲜电商和餐饮O2O正改变着传统饮食文化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老字号美食和地方特色美食纷纷进行互联网营销,尝试以“互联网+”和O2O模式经营的例子屡见不鲜。在互联网+战略的驱动下,从地方政府到各个老字号企业,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拥抱互联网。

一直以来,饮食文化都是地方的一大特色,“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饮食文化几千年来未曾改变。但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电子商务的崛起和O2O模式的诞生,对餐饮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如今互联网+的东风吹起,必将重塑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

从电商开始,地域性饮食文化已逐渐淡化

相信很多年轻人真正意识到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是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开始的。在十年之前,或许我们看到这部纪录片时对里面的美食还可望不可求,但在一个电子商务高度发达的时代,区域性的饮食限制正在逐渐淡化。

一般来说,电商对地域性饮食的改变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C2C模式下,很多人在电商网站上开通自己的小店,把当地特色美食放在网上销售。二是B2C电商平台的推动,越来越多的食品加工企业,在京东、天猫等B2C平台上开通旗舰店,一些经过包装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地方小吃走上电商的舞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8.8%,网络零售总额接近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电商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饮食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也开始逐渐淡化。

不管怎样,传统电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方性饮食文化,却也仅仅体现在小吃和特产的层面上。而真正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还要归功于正在不断壮大的生鲜电商。

O2O的兴起,生鲜掀起的另一场饮食变革

这些年来,O2O的概念越来越火,国内的餐饮O2O市场更是被易观国际评估为万亿规模的潜在市场。

从肯德基、海底捞等连锁餐饮到全聚德、庆丰包子等传统美食,再到遍布大街小巷的街边小吃,无一不和O2O挂钩。美团、大众点评等团购平台引来不少连锁餐饮企业的入驻,饿了么、淘点点等外卖平台几乎把一二线城市大街小巷的小吃店尽数收入囊中。2014年中国餐饮O2O的市场规模为943.7亿元,用户规模为1.89亿。而《2014年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显示,餐饮美食的团购市场规模达到了447.1亿元。从易观国际的数据来看,2014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50亿元,订单规模达到3.7亿单。

餐饮O2O和团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而生鲜电商却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

2012年就被称之为生鲜电商的元年,几经沉浮之后剩下了天天果园、我买网等垂直生鲜电商网站,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的生鲜频道却成了最大的赢家。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而家喻户晓的查干湖鱼,长时间来因为物流难题仅限于当地市场销售。京东则瞅准了这一行业痛点,在去年和查干湖品牌所有者松粮集团达成了相关合作。查干湖鱼出水后,工作人员立刻对鱼进行密封包装和速冻处理,随后通过京东的全程冷链物流配送,并实现在出库后24小时内送抵消费者。让查干湖鱼的销售范围从吉林扩展到东三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山西、江苏甚至浙江。

无疑,生鲜电商直接解决了食材的地域性问题,在未来必将有更多的生鲜、食品等搭乘生鲜电商的冷链物流,走向全国。互联网+大潮的到来,将加快这一趋势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饮食文化的未来已可以预期

互联网+的时代,已不再单纯是电商渠道的下沉,传统行业主动拥抱互联网让饮食文化的未来变得可以预期。

从最近发生的四个事件可以看出互联网对饮食文化的影响,一是京东利用其自营冷链配送优势,在线上销售青岛、三得利等品牌原浆啤酒,打破了原产地销售的模式,这是类生鲜食品的改变。第二个是,老字号饭店“东来顺”,在2012年就开始尝试O2O,之后在京东和天猫上开设了旗舰店,并在美团上推出团购套餐,最近又入驻拍拍微店,传统的餐饮行业开始深度接触互联网。第三件事以小龙虾而文明国内的盱眙,其国际龙虾节已经举办了14届,今年更是拉上京东搞起了互联网龙虾节,区域性饮食文化开始和互联网挂钩。最后要说的是,在这个美食APP横行的时代,海尔也在4月份发布了自家的美食互动APP,试图从硬件到软件来打造所谓的智慧厨房。

当然,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饮食文化,对电商平台、物流渠道、售后保障等有了更大的要求,从目前来看可行的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产地直供。不管是盱眙龙虾还是原浆啤酒,以及查干湖鱼和阳澄湖大闸蟹,以京东和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平台采取了产地直供的模式。通过和当地的食品企业进行合作,直接把产品搬到电商平台上来销售,既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也缩减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但冷链物流配送能力正逐渐成为衡量产地直供模式是否可行的重要标准,除了为品牌商提供干线运输、仓储以及销售问题,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了最大的制约因素。京东自营的物流体系成为其最大的亮点,截止3月31日,京东在全国43座城市运营了143个大型仓库,设立了3539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而天猫的解决方案则是通过菜鸟网络来加强对快递公司的掌控力,从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递送与服务难题。而近些年来社区O2O的出现,也为生鲜产品的最后一公里运输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二种模式是农业电商。不管是众筹农业还是农村电商,其根本都是把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而获得更大的销售范围。目前涉足农业电商的企业很多,形式也不一而同,既有京东、阿里等下乡刷墙,通过乡村服务站的形式来发展农村电商,也有人试图用互联网来改变农业生产流程,进而发展成F2F模式,即家庭和农场的直接关联。举个例子来说,居住在上海的某个家庭可以通过农业电商和中西部的某个农业合作社达成合作,进而直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某种食材。

第三种模式是进口生鲜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在物流难题未能很好解决的情况下,生鲜电商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口产品,不得不通过进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来弥补运输和仓储成本。不久前京东战略领投了以进口水果为主要业务的天天果园,而合作之后京东将为天天果园提供物流体系支持,帮助天天果园拓展全国市场。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生鲜平台拥抱互联网巨头和物流大亨,从而共同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

总的来说,物流仍是最大的制约因素。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快递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并呈现出50%以上的增幅,冷链宅配的复合增速在80%以上,相信解决冷链物流难题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从食材开始,到饮食习惯,再到饮食文化,都将会因为互联网+的到来而彻底改变。

来源:浙江都市网



2、墨西哥将就高铁撤标赔130万美元中铁建尚未回复

墨西哥交通和运输部部长赫拉尔多·鲁伊斯·埃斯帕萨10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墨交通和运输部将向中国铁建支付2000万墨西哥比索(约合130万美元),作为取消中铁建中标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铁的赔偿金。

鲁伊斯·埃斯帕萨说,中铁建早前已经提交过一份正式索赔申请,要求墨交通和运输部赔偿中铁建在竞标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墨交通和运输部已于近日向中铁建发出官方通知书,表明将向中铁建支付2000万墨西哥比索赔偿金,但截至目前仍未收到来自中铁建的任何回复。

鲁伊斯·埃斯帕萨说,根据墨西哥公共工程法相关规定,墨方仅能够赔偿中铁建在竞标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回收”费用。虽然他并未公布中铁建申请赔偿的具体金额,但他说这是一笔极大的费用。

他还说,这笔赔偿金已经准备好,中铁建可以在需要时随时支取,但如果中铁建对赔偿金额存有异议,仍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申诉。

据当地媒体报道,鲁伊斯·埃斯帕萨是在出席某活动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信息的,墨交通和运输部尚未正式公布官方信息。

新华社记者就此事联系了中铁建驻墨西哥相关人士,对方不予置评。

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铁是墨西哥乃至美洲地区首条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去年11月,墨西哥宣布由中铁建牵头的国际联合体中标该项目,但旋即又取消中标协议并重新招标。今年1月,墨西哥二次启动招标,后又宣布无限期搁置该项目。

墨西哥财政和公共信贷部发布公告说,暂停高铁项目是因为在国际油价保持低位、美国利率看涨前景下,墨西哥政府将调整联邦公共管理支出,改善预算状况。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说,中方希望墨西哥政府妥善处理项目暂停引起的后续问题,切实保障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墨西哥取消中铁建高铁中标的案例表明,随着中企加速海外布局,中企“走出去”日益需要防范风险。

上海市律师协会国际贸易与反倾销业务委员会主任、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平认为,中国企业在法律方面存在三大误区:一是以中国法律理解外国法律;二是虽然理解外国法律,但仍以“中国国情”处理事情;三是忽略法律操作风险,在法律的理解和执行方面存在疏忽。因此,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应熟悉当地概况、有关国家的历史、政治、外交、经济等。

来源:新华网


3、“世界加工厂”面临搬迁孟印两国期待“中国设计”

11日下午,当孟加拉首都达卡郊外中资服装厂工人还在赶制一批将出口欧美的服装时。来自孟加拉国委托代购商协会主席西迪克已带着该国多家企业家来到中国云南昆明。

这位中资服装厂老板17年前通过自己敏锐的眼光主动前往孟加拉并创造了自己的服装“王国”,此次他带着团队前来云南参加中国南亚商品展,极力推荐孟加拉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中国商人抛出“橄榄枝”。

11日,孟加拉国和印度在昆明同时举行了两场推荐会,并同样将主题研讨定为中国高科技劳动密集型向本国转移。

孟加拉、印度是全球人员最密集的区域,廉价的劳动力一直被各国所看重。而长期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制造”已经面临人力、汇率、资源等诸多问题。而孟印两国以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或将承接“世界加工厂”。

曾在美国从事银行业的哈西姆已经回到他的家乡孟加拉国投资。身为孟加拉工商联合会理事,他对中国企业投资孟加拉充满期待。哈西姆说,“我们有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政府也极力支持,中国企业到孟加拉投资一定会得到收益”。

哈西姆认为,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制作”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只能面临衰退,而“中国设计”已经开始展现优势。中国期待“中国设计”,孟加拉期待“孟加拉制作”,再加上孟中印缅各国达成共识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两者结合将实现共赢。

其实,中国高科技密集型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外寻求投资。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中国知名手机品牌已在印度投资,并获得收益。

印度驻华大使康特在推介会上表示,希望更多的中国高科技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印度投资,“如果研究一下包括华为在内的中资企业在印度建的研发中心,你就会发现很好的启示”。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日元贬值冲击波发威新西兰韩国同日降息

新西兰央行和韩国央行11日均宣布降息,出乎部分市场人士预料,而两家央行共同降息的原因之一即为近期日元汇率持续贬值。

自5月19日以来,日元汇率开启连跌模式,美元对日元汇率从119日元一路上涨至125日元以上,上周五曾创出近13年以来的新高。与日本贸易密切的几个亚洲经济体已经明显受到日元贬值带来的输入型通缩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也不得不更趋于宽松。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通缩风险继续蔓延,全球可能会有更多经济体加入宽松阵营,甚至不排除几乎确定迈向加息周期的美联储会延后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

韩央行担忧经济前景

韩国央行1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1.75%下调至1.50%,至此韩国基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值。这也是韩国央行自今年3月以来时隔3个月再次下调基准利率。分析人士认为,韩国央行决定降息主要是由于日元贬值引起出口疲软,国内经济复苏势头缓慢,此外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比预期更大,也加大了经济下行担忧。

韩国央行行长李柱烈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将成为经济复苏势头延续或疲软的转折点,而5月部分消费指标出现负增长,经济形势并不容乐观。再加之MERS疫情从5月底开始在韩国国内扩散,外国游客纷纷取消访韩计划,百货商店和大型超市的销售额、信用卡境内消费额双双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央行选择通过降息来阻止经济进一步下行。

韩联社的评论指出,日元大幅贬值将迫使整个亚洲地区发生货币贬值,并导致一波通缩大潮,韩国经济已经遭受明显冲击。据韩国商工会议所对与日本竞争明显的300家韩国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企业表示,由于日元持续走软出口已经蒙受了损失,其中表示蒙受损失巨大的占接受调查企业总数的21%。韩国商工会议所专家指出,日元贬值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扭转,韩元对日元汇率已经超过了企业可以承受的水准,预计今年七成依赖出口的相关韩企将陷入困境。此外,日元汇率走软、低价进口商品的流入将加大韩国的通缩风险。

新西兰料再降息

新西兰央行同日宣布,把基准利率从3.5%下调至3.25%。这是新西兰自2011年3月以来首次降低基准利率,出乎市场预料。在该国央行决定发布后,德意志银行分析师预计,新西兰央行7月再次降息。新西兰银行分析师预计,新西兰央行7月将再次降息,9月进一步降息的概率为50%。

新西兰央行行长格雷姆·惠勒表示,调低基准利率的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压力较小,市场预期需求降低,因此有必要调低利率以促使中期通胀达到目标区间的中间值。预计未来还会进行一次降息。

惠勒还表示,去年中期开始,新西兰开始面临出口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局面,特别是近期乳制品价格下降和汽油价格上涨将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减少通货膨胀增加的风险。新西兰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经济增长仍有较大潜力。此外,新西兰元从今年4月高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商品需求减少和价格下跌,但新西兰元仍处于较高水平,新西兰元下跌对新西兰经济稳定有一定帮助作用。

新西兰央行2011年3月把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5%,此后三年保持不变,2014年3月开始,央行连续四次提高基准利率,把基准利率提高到3.5%。

来源:中国证券报



5、中印共商构建孟中印缅旅游圈7月对华实施电子签证

11日,中国与印度在昆明举行经贸旅游合作论坛。双方官员达成共识,两国旅游业应着力构建孟中印缅旅游圈,并签署了云南省旅发委与印度西孟加拉邦旅游合作协议。

中印两大文明古国历史上往来热络,玄奘赴印度取经,泰戈尔来华交流至今传送。但两个旅游资源禀赋的人口大国,旅游业合作却并不乐观。2014年中国访印游客仅17万人次,印度来华游客71万人次。

印度国务外交部长V.K。辛格认为,云南省所推进的孟中印缅旅游圈倡议和印度推进的相关旅游业倡议,将会为双方旅游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国每年出访人数上亿次,且还在增长。旅游业将是惠及双方最具潜力的合作领域。

印度驻华大使康特十分看好两国旅游业发展前景,今年中国举办“印度旅游年”,2016年印度举办“中国旅游年”。今年5月,双方还签署了“中国国家旅游局与印度旅游部关于旅游合作的协议”。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时提到的向中国游客发放电子签证有望在下月开始实施,这些均是推动两国旅游业向前发展的利好因素。

康特还指出,云南在中印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双方进入彼此的门户,希望昆明与印度开通更多直航航线。

作为南亚的近邻,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段跃庆表示,云南与印度旅游资源各具鲜明特色,民族文化互补性强,双方应在进一步加快自身发展和推进两地间旅游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构建“孟中印缅国际旅游合作圈”。

段跃庆建议,双方应落实原云南省旅游局与印度旅行商协会签订的《旅游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会展品牌,共同开辟新航线,建立旅游安全合作机制,建立旅游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推动滇印旅游发展。同时,依托印度首家在华瑜伽学院,云南省每年为印度培养中文导游100名,也希望印度为云南省培养印地语导游100名。

国家旅游局官员张利忠建议,中印双方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合作机制,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交流旅游法制建设,加大相互旅游投资力度,扩大青少年旅游交流,采取更为便捷的旅游签证政策,促进两国旅游合作更好更快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6、李毅中:“互联网+”首先是“+制造业”

“旧力渐弱,新力将生,创新驱动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力引擎。”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简称工经联)会长李毅中近日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

李毅中指出,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传统制造业已走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口。截至今年3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连续6个月利润负增长。创新驱动如何才能改造提升这一块总资产高达90万亿元的工业经济,事关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前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既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李毅中还指出,要实现创新驱动,必须突破当前的体制与机制束缚,解决好研发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在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行业共性技术及企业技术革新等层面的科技攻关,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李毅中强调,在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的出路,最终要靠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促进其转型升级。在这方面,奋战在企业一线的一亿多产业大军,是实现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生力军。

创新驱动

提升生产力要素的质量和水准

企业观察报:今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的关键,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稳步有序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要实现动力转换必然将依靠创新驱动。请问,这是否意味着创新驱动将会代替过去的要素驱动而上升至主导地位?

李毅中:中央提出,经济发展的动力,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一转变有着深刻意义。

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要素驱动。生产力包含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科技与资金等要素。其中生产资料包括能源、原材料、土地等资源;生产工具是指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装备,比如构成生产流程的物理单元,及其控制系统;所谓劳动力,现在叫人力资源,既有体力劳动者又有脑力劳动者,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与职业经理人;资金也就是资本,即创业与发展的资金流,包括资金的融通、筹措与循环;最后一项科学技术,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与现在讲的创新驱动一脉相承。

企业观察报:这是否意味着,对于过去要素驱动的路子,我们将适当扬弃,并有所反思。

李毅中:生产力要素与创新驱动不能割裂而是密切相关。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生产力上新台阶,仍然需要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科技与资金这些要素的科学、合理使用。而过去的问题在于,推行要素驱动的方式是粗放型的。在薄弱的基础上,肯定需要一个量的积累。长期以来着眼于规模与总量,比较重视量的扩张,而对于质量与效益重视不够。

在资源利用方面,过多消耗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资源环境已难以支撑,企业物化成本也大幅上升。

在生产工具方面,短缺经济条件下产品供不应求,企业虽然也注意设备更新、改造,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但对提高装备效率,精准制造重视不够。以至于现在有些企业还在使用30年前的老装备,没有及时淘汰、更新。

在劳动力方面,强调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文化素养方面重视不够,对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重视不够。其后果,一是劳动生产率偏低,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够,现在情况已明显好转,三是人工成本明显上升,劳动力成本是10年前的2.7倍。

在资金方面,对于降低资金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率重视不够。资金短缺、储备不足,经济发展走高负债的路子,企业高负债经营,地方也债台高筑。虽然赤字率、财政负债总体安全可控,但绝对数很大。再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上个世纪九五、十五期间,大致投入5元可产出1元,而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高达50万亿,当年GDP净增约4.33万亿,GDP要增加1元需投放11元甚至12元,投资效率明显下降。

在科学技术方面,研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贡献率不高,创新机制存在问题,这些后面要专门讲到。

实现创新驱动拉动经济,需从五个方面入手

企业观察报: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我们已明确提出创新驱动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目前需要在哪些方面有重大突破?

李毅中:第一是科技创新。创新的关键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顺畅,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契合紧密。我国科技创新已取得很大的进步,但科技转化率、科技贡献率仍然不算高。专利数量不少,但发明性专利比例低,以至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约有一半受制于人。科技创新要强调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会关起门来,排斥国际先进科技与管理,但有一定基础之后更要重视自主创新。

第二是产品与服务创新。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产品与服务的品种与质量,凝结了科技与管理的成果,而且还可以创造消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是管理创新。企业管理讲究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信息化管理,管理覆盖全过程。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安排。

第四是产业创新。从工厂到公司,从企业法到公司法,从企业职能部到事业部,科学、现代、网络化的组织创新日新月异。产业链不断完善,互联网时代新模式层出不穷。

第五是商业模式创新。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都提出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与业态创新。生产模式由过去的少品种、大批量,衍生出多品种、少批量,规模化生产向柔性化、社会化、网络化生产转变,个性定制正当风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商业形态蓬勃发展。

以上5个创新,必然促使生产力要素优化升级,从而实现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生产资料方面,创新能促使资源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保护生态。工业文明不一定只是消耗资源,其实也能维系资源,甚至创造自然财富。消耗少了,排放少了,大自然能自我修复,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可相互促进。

生产工具方面,创新能使生产装备与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工具的效率大大提高,使精准制造、精益制造、极致制造、敏捷制造成为可能。

劳动力方面,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可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器换人,人控机器”,可通过远程教育、仿真模拟等现代手段更好培训,各种孵化器可培养大量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我国劳动生产率2014年人均为7.23万元,比上一年提高了7%,成绩虽然可喜,但是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或很大差距。通过创新提高劳动力与人才要素的质量还有很大空间。

资金资本方面,创新可提高资金周转率与使用效率。中国可以把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储蓄盘活增值。国家提倡建立各种基金——包括转型升级基金、新兴产业先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这些基金的来源是多元的,是更多吸引民间资本的混合型基金。当下正热的PPP模式也是一种创新。

科技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是中国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必由之路,而新技术是新产业的灵魂。

由此可见,创新驱动与生产力要素密切相关。创新驱动最终落实到提高生产力要素上来,以创新驱动提高要素的质量、水平、效益,推动经济发展。

科技成果不少,但要加快转化,实现产业化、商业化

企业观察报: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它们有如下共同特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3%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70%以上,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请问,我国目前这些主要指标的数据是多少?还存在多大差距?

李毅中:第一个数据看研发投入。我国研发投入总体上在逐年增加。2014年研发投入占GDP之比为2.1%,这距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北欧一些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GDP之比为3%-3.5%。

但是,中国研发投入的基数很大,总额达1.2万亿元,关键是怎么用好这1.2万亿。目前显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少使用不当甚至存在违规、违纪现象,研发投入一方面要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使用。

研发投入还有一个企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大致占销售收入比为0.9%,而国外企业一般是2%-3%。即使是先进行业、优秀的中国企业,与国外同行比也有差距。比如华为,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8.9%,但美国的同行思科占14%,微软14.6%;东风二汽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2.1%,而日本丰田占3.6%,德国大众占5.2%。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到2020年将达到1.26%,2025年将达到1.68%,逐渐接近国际水平。

现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果企业研发投放不足,即使今年是先进的,几年后也可能被淘汰,企业需要尽可能地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第二个数据看科技贡献率,我国的这一数据估计高些为50%,发达国家高达70%,与它们相比也差20个百分点。

第三个数据看科技成果转化率,目前关于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的估计是30%,而发达国家通常在60%-70%。

第四个数据看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我国这一数据为50%-60%,而国际先进国家的技术对外依存度为30%。如果仅说新产品开发,70%靠外源性技术。一些重要零部件、元器件与关键材料,80%以上靠进口,关键、基础性芯片甚至主要靠外源。比如,高铁的轴承、核电主泵密封件、海上钻井平台定位系统、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密封、汽车发动机与变速箱等,目前还要依赖进口。《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心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达到70%。要能实现这一点的话,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其实,中国近年科技成果也不少,但很多还停留在鉴定、评奖,论文、评职称,不少束之高阁,没有产业化、商业化。这一状况必须改变。

关键技术创新,需在三个层面攻关

企业观察报:过去因为在技术上存在明显短板,我国产业界存在三种现象:一是“拿来”或者“山寨”;二是“能买到也不错,不必辛苦搞研发”;三是“用市场换技术”。尤其是汽车行业的“用市场换技术”,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论。我们应如何客观看待这些做法?

李毅中:这些现象,要历史地看,在发展过程中看,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有的要抛弃,而有的要改进。

首先,“拿来”没有什么错。自己造不出来的东西,人家的又为什么不拿来为我所用?学习掌握没有什么错,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直提倡,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从零开始。问题在于不要抄袭,不要侵害人家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权。否则必须依法禁止、打击。

购买也没什么问题。有的技术可以花钱买,合理合法。我们提倡鼓励企业走出去,并购国外先进企业,并购技术研发中心。但不能因此放松自主研发,一流技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至于说“市场换技术”,没有提出过这样的战略,但“市场换技术”却又是存在的事实。有的技术花钱买人家也不给,那怎么办?而自主创新需要时间、需要投入、存在风险,怎么办?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国际汽车巨头来华投资,把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带进来,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这个问题最根本的一条,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买不来、换不来,需要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努力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并在三个层次进行科技攻关:

第一是国家级的科技攻关。17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几乎涵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核心,十二五有明显进展,十三五要全面突破。在这方面,国家重视,各方投入,组织得当,前景看好。

第二是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典型案例是电动汽车的电池。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电机、电控,最关键的是电池过不了关:首先是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够,充一次电跑150公里就没有了;其次是它很重,一台乘用车光电池就200多公斤;第三是电池的充电时间长,需要七八个小时。对此,是各厂家低水平重复,各自为政,虽然也取得一些效果,但比国际水平差。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行业攻关本来是我们的优势,每个行业都有领头的研究院,但是这一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当前,科研单位企业化改革大方向是对的,但带来的问题是不少科研单位比较重视创收,而对创新重视不够,行业技术攻关因而弱化。在这方面,行业协会应该组织重点企业形成产业联盟联合攻关,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也应该担起相关责任。

第三是在企业层面解决生产经营难点的攻关。企业本来也有这方面的优良传统,早在一五时期就有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这是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与创新之道,企业员工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提合理化建议,这一传统现在有的企业坚持得好,还建立了技术中心和研发团队,但也有不少企业丢弃了这一传统。

以上三个层面的创新,目前第一个层面的创新抓得比较好,第二层面的创新在弱化,第三层面的创新做得还很不够。

此外,当前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别应该发动基层员工参与。我国有1亿多奋战在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也是创新的主体,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创新,他们不仅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产学研“用”相结合,创新需要容错机制

企业观察报: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中国制造仍然大而不强。核心、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缺陷。科技创新中“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要破除创新驱动瓶颈,我们该怎么办?

李毅中:中国创新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投入不足,研发费用使用不当,科技成果不多,上面已有解释;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不够,上面也提到一些相关数据;三是体制与机制不顺,评价方法有问题,创新激励不够。

一些科研人员反映,有些科研成果在国内不受重视,有的不得已先转到国外,然后再回来,曲线迂回。另外,一些国内专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假冒伪劣得不到应有的处罚,成果转化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些都妨碍了科技创新。还有科研人员呼吁,不能拿管理经济的方法来管理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与经济运行有不同的规律,经济通常是正常运行,但创新有风险,要有容错机制。经费使用也不可能预测明年出几次差,开几次会。科技创新必须要充分调动在职人员的积极性,有的还反映,科研事业单位的人员,拿不到创新课题应有报酬,而外聘专家、海外人才却可以,这难以充分调动在职人员的积极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二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包括前面提到的三个层面的攻关,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产学研用”的结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实产学研相结合很早就提出来了,而问题在于,要顺利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加一个“用”字,理由有二:一是,因为研发的目的全在于用,让研发变成产业、商业,只有“用”,研发才能进入市场,如果没有“用”,成果会束之高阁。在这里“用”是一个动词。二是,现代生产需要“用”户自始至终参加研发全过程。用户把市场信息与用户体验带过来,让研发设计时间更快,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消费者与制造者合一有利于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都提出个性化定制、众包研发设计、大众创新,让研发者与消费者互联互通,在这里“用”是一个名词,指“用户”。在制造业领域,我们尤其要特别重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互联网+”首先是“+制造业”

企业观察报:在世界产业链的分工中,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处在中低端。所以目前我们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也要花力气化解、淘汰相对落后的产能。中央正在部署与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将会如何改造与升级中国的传统制造业?

李毅中:“互联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化。互联网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与任何行业都可以相加。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25年要进入制造业强国,可以说,在工业化的历史阶段,“互联网+”首先是“+制造业”。“互联网+制造业”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计划,其重点是实现智能制造,不仅要抓行业、抓试点,也要抓环节。

抓行业好理解,中国制造2025是全局性战略,规划列举了10个重点行业,这10个行业里还不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建材、轻工、纺织,其实这些行业也要实行“互联网+”。抓试点也好理解,每个行业成千上万家企业,肯定需要从中选一些重点企业试点入手,试点内容各有侧重,取得经验推广。那么,抓环节该如何理解呢?主要是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抓研发设计环节,现在企业研发设计采用数字化工具的比例大约为52%,《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到2020年提高到70%,2025年提高到84%。越来越多的研发设计开始大量运用仿真模拟、三维描述、高速计算、大数据库等数字信息工具,从而提高效率、缩短周期、提高水平,最终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

二抓产品质量,尤其是基础零部件、关键元器件、新材料。在这方面,要提高质量与自给率。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自给率将由现在的20%提高到2020年的40%,2025年再提高到70%。

三抓制造装备数控化,实现精准制造,极致制造、敏捷制造。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现在为27%,《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求,2020年要达到50%,2025年要达到64%。

四抓流程式制造线的智能控制。据统计,目前制造流水线自动化比例为54%。这个比例还不高,自动化还要升级为智能化,而且生产更安全可靠、效率提高,实现柔性化。

五抓制造业服务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进而改变生产形态与商业模式。制造业服务系统包括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远程监控在线维护等方面。目前,我国物流成本是国际两倍,发展智能物流、跨境电商,可大大节省中间环节费用;推行远程监控、在线维修,有助于在生产过程中对隐患可以早发现、早维修、早排除。此外,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供应链、销售网的社会化、网络化,都在改变制造业的服务系统。

依靠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要同时发力

企业观察报:目前也有一些看法认为,股市中创业板的火爆,说明“创新”正存在泡沫化倾向,而传统制造业,不少仍处在去产能与转型升级的阵痛之中。如何在创新驱动的助推之下引导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改造实体经济?

李毅中: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原因之一是处于“旧力渐弱,新力将生”这样一个交替期——旧力方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在市场紧缩的时候效益下降,推动力不足;新力方面,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在加速发展,但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它总体上占的比例还较少。

据统计,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是8.3%,全部企业为7.4%,其中高科技产业增幅是12.3%;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是6.4%,其中高科技产业是11.4%,高科技企业增加值增幅高5个百分点。这说明新力增速在加快。

但问题是,在全部工业里面,“新力”占比有多少呢?按照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占GDP的8%。而在制造业中,目前高科技产业大概只占15%,所以它的加速发展,仍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的欠缺。现在全国工业资产约90万亿,虽然其中有过剩的,有该淘汰的,但它仍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习近平总书记说“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也就是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这两个任务必须同时发力,不可偏废。结构调整的抓手则是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首先是力度不够。中国历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例是40%,而且里面还有水分,如果把异地改造等扩能项目扣除,只占27%。而先行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化前后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之比为50%-60%,美国达到69%。所以我国的技术改造投资力度要加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希望相关方面进一步落实。财政贴息撬动地方、企业、社会投资,及银行贷款共计8万亿,希望增加财政贴息。加速折旧方面,企业要遵守会计法,财政还需要出台相关文件。

此外,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提升技术改造水平,还需要解决机制的问题。政府应抓规划、抓重点,颁发目录、发布信息,给予政策指导与鼓励。企业要与国际同行对标,消除瓶颈、补齐短板。创新产品,全面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提升资本质量与企业盈利能力,降低资产负债率。企业技术改造成效的集成,进而使工业经济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目前社会资金充足,股市高涨,资金如何才能进入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一个直面的严竣问题。说到底还是要千方百计提升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吸引社会资本的流入,当然这主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创新驱动注入活力,也需要财税、金融深化改革,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


 


 


 



卓越的贸易业态创新团队

优秀的国际贸易合规专家

遥遥领先的AEO咨询团队

咨询热线:13828765252 13554823445 

天地纵横产业研究
天地纵横外贸一席谈